贵州凯里“曝光”嫖娼者引争议 律师:侵犯隐私
近日,贵州凯里市出现了一张“曝光榜”,榜上收录有十名违法人员信息,其中大部分曝光原因是嫖娼,其余还有涉毒和涉赌等。“曝光榜”在网上流传开后引发网友讨论,并出现多种声音。对此,凯里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回复北京青年报记者称,此举不是“曝光”,只是法制宣传。
嫖娼人员信息被张贴
网上流传广泛的“曝光榜”张贴在贵州省凯里市一水沟边,上面张贴有十名违法人员信息。
北青报记者从照片上看到,张贴的布告上方写有“凯里市公安局严打黄赌毒”等字样的大标题。
其次,布告中间主体部分为十名违法人员信息,包括处理过的信息、年龄、籍贯和犯罪原因等。例如“李某辉,男,39岁,黄平县上塘乡人,该人于2016年11月4日因嫖娼被公安机关查获,后被依法行政拘留五日。”在个人信息右侧,配有嫌犯头像照片,每张照片上在违法人员眼睛处打有一条马赛克。
北青报记者看到,这十名违法人员中有至少五人因涉嫌嫖娼被行政拘留,其余部分人员则涉嫌吸食毒品或涉赌。
据当地媒体报道,凯里警方近期积极开展扫黄禁毒行动,基本肃清了凯里老街的“站街女”招嫖现象,另外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为了警示教育更多的人员,警方决定在对涉案人员进行惩戒的同时,曝光他们的“事迹”。
警方回应称“不是曝光是法制宣传”
警方张贴的布告在网上流传开后引发网友热议,并出现不同声音,有人认为“照片明明经过处理,人物信息也没有明确到确定一个人,没有侵犯到任何人的隐私,只是为了普法宣传,告诫”。支持者还表示“必须加强管理社会治安问题,支持公安机关加大力度执法”。
同时也有网友认为,公布违法人员信息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是“执法违法”,也有人认为“犯嫖娼这样的错,违法已经受到拘留、罚款,再曝光应该值得商榷”。
1月5日,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了凯里市公安局,工作人员称张贴违法人员信息只是在进行法制宣传,“不是曝光,只是局里面一个法制宣传、警示教育的专栏”。对于该行为可能涉嫌的隐私侵犯问题,工作人员则表示“相关嫌疑人的信息和头像已经经过了技术处理”。
律师认为“曝光”行为侵犯隐私
对于凯里警方张贴违法人员信息涉及的法律问题,北青报记者咨询了北京京都律师事务所的常莎律师,常莎认为,综合“曝光”内容范围、模糊处理程度以及当地客观环境等考量,凯里警方这一行为已经侵犯了公民隐私等人格权利。“虽然警方对人名、头像等要素做了处理,但是其余信息范围涉及面广,而且小地方人际圈较小,可以使大众识别到特定人,所以认为已经侵犯了公民的隐私等人格权利。”
针对凯里公安的“法制宣传”的说法,常莎认为,“法制宣传确实包含了对违法事件的曝光,但在曝光过程中对涉事人员的个人隐私权利有侵害的话,则是法律不允许的。”
相关阅读:
隐私信息被“裸奔”,拷问公民权利保障
隐私信息被裸奔,拷问公民权利保障 近日,南都记者暗访网络黑灰产业链服务商,证实700元就买到了同事行踪,包括开房、航班、网吧、银行信息等11项记录。个人几乎所有的隐私信息,都能被轻易查到,而且服务商声称在全球范围内提供7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只要……[更多]
【法帮时评】隐私被贩卖程度让人不寒而栗!
【法帮时评】隐私被贩卖程度让人不寒而栗! 恐怖!南都记者700元就买到同事行踪,包括乘机、开房、上网吧等11项记录南都暗访黑灰产业链上服务商,600元网上买到同事精准定位,300元买到高考以来的全部开房记录,还可买到四大银行存款余额信息。 你所有的隐私……[更多]
公安部:可能泄露隐私场所拟禁装摄像头
公安部:可能泄露隐私场所拟禁装摄像头 昨天,公安部发布《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指出,旅馆客房、集体宿舍以及公共浴室、更衣室、卫生间等可能泄露他人隐私的场所、部位,禁止安装视频图像采集设备。 征求意见稿指出……[更多]
如何防止个人隐私被泄漏
1 网络购物要谨防钓鱼网站 通过网络购买商品时,要仔细验看登录的网址,不要轻易接收和安装不明软件,要慎重填写银行账户和密码,谨防钓鱼网站,防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经济损失。 提醒:在登录购物网站时要核实网站的域名是否正确,审慎点击商家从即时通讯工……[更多]
公布网贷者“黑名单” 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公布网贷者黑名单 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一家名为中国信用黑名单的网站公布了4242条网贷逾期学生的个人信息,详细程度令人震惊,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学籍信息、本人电话,甚至父母、同学的手机号全被晒在网上。面对……[更多]
黄海波嫖娼案女主角状告乐视侵犯隐私 获赔1.1万元
黄海波嫖娼案女主角状告乐视侵犯隐私 获赔1.1万元 因乐视网娱乐频道播放的一段视频内容涉及黄海波嫖娼门事件女主角刘某的个人隐私,刘某将乐视网诉至法院,要求乐视删除涉案视频,发表致歉声明并赔偿其精神抚慰金50万元。昨天记者获悉,一审法院认定乐视网侵……[更多]
合肥一小区曝光拖欠物业费业主 律师:侵犯个人隐私
合肥一小区曝光拖欠物业费业主 律师:侵犯个人隐私 据安徽商报消息 业主长期不交物业费,物业放大招,把部分拖欠物业费的业主姓名和住家门牌号录入小区门口的电子显示屏,每天对社会公众晒丑。这一做法引发争议,有 被公布在名单上的业主认为,物业的做法侵……[更多]
快评社:“黑名单时代”来了 你的隐私还能保住吗?
快评社: 黑名单时代来了 你的隐私还能保住吗? 有报道称,自去年中国国家旅游局推出一份不文明游客的黑名单后,目前已有 19 人上榜,上了这份黑名单,意味着这些人或面临不能出境等问题。除了旅游业,近年来,随着社会对诚信问题的日益重视,黑名单制度在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