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债务】借款合同的主体

2017年02月21日13:57        李哲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债权债务】借款合同的主体

  依据贷款人不同,借款合同可以分为金融机构借款合同和民间借款合同。二者有重要区别:

  1、贷款人不同。前者贷款人是法定的金融机构,后者贷款人是公民。

  2、利息不同。前者是商业行为,是有偿贷款,要收取利息以求盈利,如果约定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上下限确定。当然,在执行国家计划或者政策而签订的合同一般是没有利息的。后者由当事人约定,在合同中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应推定为无息。但是,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4倍。

  3、合同成立的方式不同。前者是诺成合同,自双方当事人就合同主要条款达成合意时成立。后者是实践合同,贷款人向借款人交付借款时合同成立。

  4、合同管理不同。前者受国家严格监管。后者较少受到国家监管,不违法即可。但是,有偿借款不应该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

  可见,目前我国只允许两类贷款人依法贷款,金融机构和自然人。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以及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外资金融机构。

  第 1 页《贷款通则》第2条规定:“本通则所称借款人,系指从经营贷款业务的中资金融机构取得贷款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第61条规定: “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供销合作社等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合作基金会和其他基金会,不得经营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企业之间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办理借贷或者变相借贷融资业务。”

  从理论上看,原因如下:

  1、规范企业的经营范围。企业应当在自己的经营范围内活动。

  2、维护国家的金融秩序。金融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国家必须对其加以控制。否则,会给国民经济造成损失。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法通则》规定:“企业法人应当在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可见,企业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受其经营范围限制的。

  综上所述,企业只能成为借款人而不能成为贷款人。

  相关阅读:

  银行债权转让应该注意的问题

  银行 债权 是不能随便转让给企业的,要注意以下规定: 第一、银行转让债权不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被认定合同有效。 第二、商业银行可以将贷款 债权转让 给自然人、其他组织,以及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 法人 。 第三、转让具体贷款债权的行……[更多]

  债权逾期未申报之后果

  逾期未申报的,视为自动放弃 债权 。 《企业 破产法 》第9条第2款规定, 债权人 逾期未申报债权的,视为自动放弃债权。此规定应当解释为,逾期未申报的债权人失去通过破产程序获得清偿的资格。但是,他的 民事权利 并不因此消灭。在三种情况下,他还可以行使……[更多]

  债权申报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进行申报呢?

  债权 申报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破产案件时,当受理 破产申请 后, 债权人 要申报债权。债权申报是有时间限制的。债权人应当在人民法院确定的债权申报期限内向管理人申报债权。人民法院应当确定债权人申报债权的期限。债权申报期限自人民法院发布受理破产申请公告……[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债权债务】如何确定民间借款合同的利息?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个人债务知识排行榜
个人债务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