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关系包括什么内容?

2017年04月10日13:46        李哲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家庭关系包括什么内容?

  夫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没有夫妻关系就不会产生家庭关系。《婚姻法》第13条规定了夫妻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即“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

  一、夫妻关系

  (一)夫妻人身关系

  1、姓名权

  姓名权是自然人依法享有的决定、变更和使用自己姓名并排除他人干涉或者非法使用的权利。《民法通则》第99条第1款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婚姻法》第14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2、夫妻人身自由权

  《婚姻法》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加以限制或干涉。”

  3、夫妻实行计划生育义务

  《婚姻法》第16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二)夫妻财产关系

  夫妻财产制,是规定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制度,包括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以及家庭生活费用的负担,夫妻债务的清偿,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等内容,其核心是夫妻婚前财产和婚后所得财产的所有权归属问题。

  1、夫妻法定财产制

  法定财产制,是指在夫妻婚前或婚后均未对夫妻财产作出约定,或所作约定不明确时,依照法律规定直接适用的夫妻财产制。我国《婚姻法》法定财产制采用的是共同财产制。共同财产制,是指除夫妻个人特有财产外,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制。

  (1)夫妻共同财产

  根据《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①工资、奖金。

  ②生产、经营的收益。

  ③知识产权的收益。

  ④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⑤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项规定属于概括性规定。

  《婚姻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共同财产的性质是共同共有,不是按份共有,因此夫妻对全部共同财产,应当不分份额地享有同等的权利,承担同等的义务。

  (2)夫妻特有财产

  夫妻特有财产,也称夫妻保留财产,是指夫妻在实行共同财产制的同时,依照法律规定或夫妻约定,夫妻各自保留的一定范围的个人所有财产。根据产生的原因不同,特有财产可分为法定的特有财产和约定的特有财产。法定的特有财产,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所确认的夫妻双方各自保留的个人财产。特有财产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分别保留的个人财产,独立于夫妻共同财产之外,夫妻双方对各自的特有财产,享有独立的管理、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他人不得干涉。

  根据《婚姻法》第18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①一方的婚前财产。婚前财产是指夫妻在结婚之前各自所有的财产,包括婚前个人劳动所得财产、继承或受赠的财产以及其他合法财产。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前财产属于夫妻个人财产,不能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即使在离婚时,也不能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②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③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根据《婚姻法》第17条第(四)项的规定,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为了尊重遗嘱人或赠与人的个人意愿,保护公民对其财产的自由处分权,如果遗嘱人或赠与人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出,该财产只遗赠或赠给夫妻一方,另一方无权享用,那么,该财产就属于夫妻特有财产,归一方个人所有。④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⑤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夫妻约定财产制

  约定财产制,是指法律允许夫妻用协议的方式,对夫妻在婚前和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财产的所有权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以及对第三人债务的清偿、婚姻解除时财产的分割等事项作出约定,从而排除或部分排除夫妻法定财产制适用的制度。

  根据《婚姻法》第19条的规定,我国夫妻约定财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约定的条件和方式。夫妻对财产关系的约定需要符合下列要件:(1)缔约双方必须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未婚同居、婚外同居者对财产关系的约定,不属于夫妻财产约定。(2)缔约双方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约定必须双方自愿。夫妻对财产的约定必须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作出的约定,对方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4)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利用约定规避法律以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利益,不得违背社会公共利益。约定的内容不得超出夫妻财产的范围,如不得将其他家庭成员的财产列入约定财产的范围,不得利用约定逃避对第三人的债务以及其他法定义务。

  关于约定的方式,《婚姻法》第19条规定:“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约定的时间和范围。对约定的时间婚姻法未作限制。约定可以在婚前进行也可以在婚后进行。关于约定的范围,“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第三,约定的效力。约定的效力,分为对内效力(指夫妻之间)和对外效力(指对第三人)。

  (1)关于对内效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财产关系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双方按照约定享有财产所有权以及管理权等其他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2)关于对外效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三)夫妻间的扶养义务

  《婚姻法》第20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二、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抚养和赡养义务

  《婚姻法》第21条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抚养是指父母抚育子女的成长,并为他们的生活、学习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赡养是指子女在物质上和经济上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扶助则是指子女对父母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关心、帮助和照料。

  婚姻法关于抚养与赡养的规定适用于婚生父母子女之间、非婚生父母子女之间、继父母子女之间、养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

  (一)子女的姓氏

  《婚姻法》第22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24条规定,经当事人协商一致,养子女可以保留原姓。同时该条又规定,养子女可以随养父的姓,也可以随养母的姓,这与本条规定是一致的。

  (二)父母保护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婚姻法》第23条规定,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或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2条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根据这些法律规定,本条所称的未成年子女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子女。

  (三)夫妻、父母子女之间的相互继承权

  《婚姻法》第2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平等权利,子女有继承父母遗产的平等权利,父母有继承子女遗产的平等权利。在同一亲等中,同一继承顺序中,不论是儿子,还是女儿,也不论是父亲,还是母亲,均有同等的继承权,不因性别的差异而有所区别。

  (四)非婚生子女及父母权利和义务

  非婚生子女是指没有婚姻关系的男女所生的子女。

  《婚姻法》第25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五)养父母和养子女之间权利和义务

  《婚姻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收养是一方当事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的行为,通过收养行为,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之间形成了拟制的血亲关系。

  (六)继父母与继子女权利义务

  继子女通常是指夫或妻一方与前配偶所生的子女;继父母是指子女母亲或者父亲再婚的配偶。

  《婚姻法》第27条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我国婚姻法有关继父母继子女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不能相互虐待和歧视。

  2、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婚姻法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三、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和外孙子女是隔代的直系血亲关系,他们之间在具备法律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形成抚养和赡养关系。

  根据《婚姻法》第28条的规定,祖孙之间抚养或赡养关系的形成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被抚养或赡养人的父母或子女死亡或者无抚养或赡养能力。主要是包括两种情况:(1)子女在未成年时父母双亡,或者父母丧失抚养能力;(2)子女在成年后死亡或者丧失扶养能力,无法赡养其父母。

  2、被抚养或赡养人确实有困难需要被抚养或赡养。

  3、承担抚养或赡养义务的人有一定的抚养或者赡养能力。

  四、兄弟姐妹间的扶养关系

  根据《婚姻法》第29条的规定,形成兄弟姐妹间扶养义务需要以下条件:

  兄弟姐妹形成扶养义务的条件,是应尽抚养或赡养义务的父母、子女或者配偶不能尽其抚养或赡养义务时,由有能力的兄弟姐妹来承担扶养义务。兄弟姐妹间的扶养义务是第二顺序的,具有递补性质。

  (1)兄、姐扶养弟、妹需具备的条件。第一,弟、妹须为未成年人,即不满18周岁。第二,父母已经死亡或者父母无力抚养。第三,兄、姐有负担能力。

  (2)弟、妹扶养兄、姐需具备的条件。第一,兄、姐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第二,兄、姐没有第一顺序的扶养义务人,或第一顺序的扶养义务人没有扶养能力。第三,弟、妹由兄、姐扶养长大且有负担能力。

  五、保障老年人婚姻权利

  《婚姻法》第30条规定:子女应当尊重父母的婚姻权利,不得干涉父母再婚以及婚后的生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

  相关阅读:

  面对家庭暴力,这么做就对了

  面对家庭暴力,这么做就对了! 【李律释法】由北京市“十佳婚姻家庭法专业律师”,婚姻家庭、劳动争议、合同纠纷、人身损害、刑事辩护专业律师——李诗怀律师倾情奉献,紧密联系百姓日常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热点,以案释法,引导百姓依法维权。 “法律必须被……[更多]

  河北婚姻家庭律师推荐:罗向军律师

  河北婚姻家庭律师推荐:罗向军律师 个人信息 手机号码:13483397727 执业证号:11303200810772700 执业机构:河北德圣律师事务所 专长领域:婚姻家庭 合同纠纷 人身损害 交通事故 地 址:8000|8001 邮 箱:13483397727@163.com 律师简介 原国企工作十余年,从……[更多]

  沈阳离婚律师刘强讲婚姻家庭案件所需证据一览表

  离婚家庭纠纷,常常是因为不能一纸协议简单解决,才会引发纠纷。解决纠纷,证据就很重要,这一次,刘强律师网上整理了离婚、抚养、赡养、继承类等纠纷案件所需证据一览表,收藏好备用。整理:沈阳刘强律师团队-家庭纠纷部 电话:13555888811 常见婚姻家庭案……[更多]

  河南婚姻家庭律师推荐:李鹏律师

  河南婚姻家庭律师推荐:李鹏律师 个人信息 手机号码:13007516678 执业证号:14101201510300636 执业机构:河南豫和律师事务所 专长领域:婚姻家庭 劳动纠纷 债权债务 损害赔偿 地 址:1500|0 邮 箱:13007516678@163.com 律师简介 执业律师 从业年限2 执业……[更多]

  【婚姻家庭】孩子抚养权变更的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是怎样的?

  【婚姻家庭】孩子抚养权变更的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是怎样的? 一、变更抚养权的法定条件 夫妻离婚后的任何时间内,一方或双方的情况或抚养能力发生较大变化,均可提出变更子女抚养权的要求。变更子女抚养权一般先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议不成,可通过诉讼请求人……[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城市平均结婚年龄 男29.2岁女27.1岁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夫妻离婚财产分割知识排行榜
夫妻离婚财产分割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