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内容有哪些?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内容要合法,格式要规范,语言要准确、严谨、条理清楚。鉴定书除应载明裁定的时间、地点、鉴定组成员外,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及要求。包括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身份证号码、简要的治疗经过、陈述的主要意见、理由、申请鉴定时间等,医疗机构要载明医疗机构名称、地址、《医疗机构许可证》代码,医务人员要载明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合法执业资格证书代码。
(2)当事人提交的材料和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的调查材料。由于医患方均有举证的义务,因此,这一部分包括医患双方提供的病案(可以是复印件或复制件)和其他有关材料,医学会在组织本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前进行调查的有关材料。
(3)鉴定过程的说明。主要是对鉴定程序的合法性进行说明。包括鉴定专家的资格是否合法,鉴定专家是否由医患双方当事人在医学会主持下随机从专家库中抽取,鉴定专家的人数和专业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实行回避原则,双方当事人是否到场陈述等。
(4)医疗行为是否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应当载明医疗过程中的哪一个具体医疗行为违反了哪一部法律、法规、规章、常规、规范,要指明违反了哪一条哪一款。
(5)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的因果关系。应说明医疗过失行为与人身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必然联系,即损害后果是否由医疗过失行为直接引起。在医疗纠纷案件中,因果关系往往是错综复杂的,某一原因可能产生多种损害后果,某一损害结果的发生又可能缘于各种原因。损害结果的发生可能是一个人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的,也可能是多个人的过失行为造成的,还可能是医疗过失行为和疾病发展的共同结果。因此,这一部分应当载明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如果存在医疗过失,要以医学科学原理分析这一过失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6)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根据《医疗事故中关于医疗过失行为责任程度评定的暂行规定》,这一部分应当载明患者在接受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治疗之前原有疾病的状况、医疗过失行为和患者原有疾病在造成本次损害后果之中所起的作用、所占比重如何,科学、客观地判定医疗过失行为在造成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相关阅读:
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二元化”研究
医疗损害赔偿法律适用二元化研究 近年来,医疗纠纷已成为人们普通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从法学的角度研究如何保护公众的生活健康、维护患者和医院的合法权益也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但由于法律法规的不统一,相似案件常因适用的法律法规不同而获赔数额差……[更多]
【每日一法】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通知
【每日一法】关于印发医疗机构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原则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关要求,指导医疗机构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同时,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与医疗质量控制和绩效考核、与医疗……[更多]
医疗事故侵害公民的人身权
医疗事故侵害公民的人身权 对于人身权,我国民法最称之为人身非财产权,认为人身非财产权是一种具有人身性质的并且和精神财富直接联系的民事权利。[2]这种称谓和界定来源于原苏联民法理论。至1982年版的《苏联民法》,仍然使用这一概念。[3]这种概念及其界定……[更多]
保险从业:河北医疗保险真正实现全国漫游
保险从业:河北医疗保险真正实现全国漫游 城镇市民参加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居民医保),村民参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从7月1日起这3种医疗保险不仅能互转,还能实现跨统筹地区转移,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