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判的实际效果上看,维持判决限制了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由于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判决,不仅对原告有约束力,对被告行政机关也具有约束力。因此,当事人应当自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
就被告行政机关而言,由于具体行政行为被人民法院判决以予维持后,实现或者履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已经不是简单的行政机关执行行政行为的问题,而首先是履 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的问题了。如果说,行政机关执行行政行为属于行政职权的问题;那么,履行人民法院判决则属于行政机关的诉讼义务和法律责任。
有这样一个案例:原告王某与第三人李某打架斗殴,被被告某县公安局拘留15日并处罚款200元;对第三人也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原告对被告的处罚决定不 服,经申请行政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以该处罚决定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错误,处罚过重,显失公正为由,诉请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该处罚决定。在行政复议和行 政诉讼过程中,被诉的行政处罚决定依法停止执行。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被诉行政处罚决定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主要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行政程序合 法。被告对原告所作的行政拘留15日和200元罚款处罚虽过于严厉,处罚的内容确有不尽合理之处;但处罚的内容均在法定的行政处罚范围之内,该被诉的行政 处罚行为合法,应予维持。原告主张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没有事实和法律根据,其诉请撤销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理由不成立,应予驳回。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 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判决维持被诉的行政处罚决定。在该行政处罚交付执行后,被告行政机关再次认真研究了该行政处罚决定和人民法院的判决,认为该行政处罚 决定确实如判决所认定的那样,处罚内容过于严厉,相对原告的违法行为而言,该处罚存在有不尽合理之处,有必要变更该行政处罚决定。但该行政处罚已经被人民 法院判决以予维持,变更行政处罚决定实际上意味着变更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而作为当事人的县公安局只有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维持判决的义务,没有改变人民法 院判决的权力。
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人民法院的维持判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削弱了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合理性、灵活性。人民法院的维持判成为行政机关自由裁量的障碍。
相关阅读:
从行政行为公定力上看,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判决没有实际法律意义
从行政行为公定力上看,人民法院作出维持判决没有实际法律意义 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行为。除了法律有特别规定?熑缧姓?处罚法规定的无效的行政处罚 外,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即具法律效力。未经有权 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以予撤销,该……[更多]
从我国宪政体制上看,维持判决方式有违国家机关分权的宪法原则
从我国宪政体制上看,维持判决方式有违国家机关分权的宪法原则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依照宪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行政机关系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照宪 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具有广泛的、管理……[更多]
什么是维持判决?
什么是维持判决? 维持判决是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在查清全部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确认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宣告予以维持的判决。人民法院作出维持的判决必须具备以下的法定条件: ① 被诉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 ② 被诉的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更多]
什么是变更判决?
什么是变更判决? 变更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告行政主体作出的显失公正的行政处罚行为,可以运用行政审判权,直接予以改变的判决。显失公正是指行政主体的具体行 政行为中的行政处罚虽然在形式上是合法的,符合具体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但却明显的不公正以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