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法帮网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辩护律师成功之道

2019年05月25日14:36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有人在网上咨询,甲(2岁)一次和另外两个孩子(乙6岁,丙5岁)吃饭,乙、丙提出想和甲的“大哥”混,甲说三天以后大哥才回来,你俩去整几百块钱等大哥回来后请大哥吃饭,是偷是抢我不管,之后甲交给乙和丙一把砍刀,一件迷彩服。乙、丙则表示不用再等,当天晚上马上“弄钱”。结果,乙和丙刚从甲家中出来没多远,就被巡逻的民警发现了。两人被带回派出所后,供出是甲指使想弄点东西,甲随后被抓。甲关进了看守所,乙、丙办了,现在案件已经到了。咨询者就甲的行为征询律师们的意见,想请一位律师为甲辩护。
咨询帖子一出,回复者众,观点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为便于分析,将各位律师的观点稍加归纳,划分成以下几种。
赵律师的观点是甲的行为符合主犯的特征,应认定为主犯,理由是乙、丙二人均受甲的指使,作案工具由甲提供。
钱律师的观点是甲的行为符合的特征,应认定为教唆犯,理由是甲并没有亲自参与抢劫,不过出了一坏主意,并认为可以对甲从轻或减轻处罚。
孙律师的观点是甲的行为符合从犯的特征,理由是甲并没有决定亲自参与实施犯罪,因而对甲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李律师的观点是甲的行为既符合教唆犯的特征,又符合从犯的特征,因而甲既应该认定为教唆犯又应该认定为从犯,因而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周律师的观点是甲的行为直接不构成犯罪,理由是乙、丙还没有实施抢劫。]
吴律师的观点是这样的小事找关系摆平即可,不必紧张。
仔细分析六位律师的观点,均有失偏颇。因为是网上咨询,未见或书,也未见卷宗,因而,以下分析均是基于咨询者描述的案件事实。
赵律师的观点既不符合的规定,又不能使委托人受益。在笔者看来,机关一般不会起诉乙和丙,因为乙、丙的行为属于刑法第3条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情况。公诉机关不起诉乙和丙,甲的行为充其量只能算是“间接正犯”,不存在的问题。而主犯的概念是一个有关于共同犯罪的概念,在不存在共同犯罪的情况下,显然也没有主犯、从犯的问题。在公诉机关也未必起诉乙和丙的情况下,贸然作出甲是主犯的结论,不利于今后的辩护,不单不能使委托人受益,反而会招乙、丙及其家人记恨。
钱律师的观点是也站不住脚,如果甲只是简单出一坏主意,说抢劫如何可以快速致富之类,乙、丙因而产生犯罪意图的话,甲的行为符合教唆犯的特征。现在的问题是,甲不单指明了或偷或抢的发财途径,还提供了作案工具。如果公诉机关起诉乙和丙,那么他们三人构成共同犯罪,甲的表现也不可能是从犯,无法得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公诉机关没有起诉乙和丙,那么不存在共同犯罪的问题,主犯、从犯的的问题也无从谈起。在甲可能孤零零一人被起诉的情况下,认定甲是教唆犯,可能会使甲失去免除处罚的机会,因为对于教唆犯的量刑情节中没有“免除”这一说。
孙律师认为甲的行为构成从犯的理由也难以在法律上成立,虽然甲并没有决定亲自参与具体的抢劫,但其提供作案工具的行为也已经构成了整个犯罪行为的一部分。划分主犯、从犯,并不看其分工,而是要综合考虑其在真个犯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如有任何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企业债权债务的清算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刑事辩护知识排行榜
刑事辩护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Copyright© 2002-2015 www.fabang.com 法帮网 版权所有 | 京ICP备11019063号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