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人称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情有可原;社会大众基于对不诚信者的鄙视甚至深恶痛绝称其为老赖,无可厚非。但人民法院却不应当称呼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老赖一词横空出世,成了失信被执行人的代名词。
“赖”者,赖皮也;“老赖”,就是失信的老油条。用“老赖”这个众所周知的贬义词形容失信被执行人可谓言简意赅,入木三分。
笔者以为,申请人称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情有可原;社会大众基于对不诚信者的鄙视甚至深恶痛绝称其为老赖,亦属情理之中,无可厚非。但人民法院却不应当跟风似地称呼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
称呼被执行人为老赖没有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只有原告与被告、申请人与被执行人等称谓,没有老赖。理应“以法律为准绳”的人民法院将被执行人称作老赖,或许能够迎合部分人的胃口,但却于法无据。
人民法院无权称呼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对被执行人该强制执行的强制执行,该进行信用惩戒的信用惩戒,该警告的警告,该罚款的罚款,该拘留的拘留,该判刑的判刑,但一切均应以法律规定为依归。“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律没有规定可以用老赖这样的称呼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人格侮辱,人民法院不应当称呼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
人民法院是国家司法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人民法院是中立的国家司法机关,在保护申请人权利的同时必须依法兼顾被执行人的合法权利,这不仅意味着在出现“执行不能”的时候暂时甚至永久终结执行,而且意味着对被执行人的人格予以应有的尊重,不应该随心所欲给被执行人以法律规定之外的制裁措施称呼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人民法院面前只有当事人,只有原告和被告,只有申请人和被执行人,没有老赖!
一些法院在老赖一词上加了引号,但直觉告诉我们,这引号无损于该词的本来意义,无损于其贬义,无损于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人格侮辱,人民法院不应当称呼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无论老赖一词上加不加引号。
或许又有人以为笔者是小题大做了。殊不知,最高人民法院却不认为对当事人的称呼问题是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问题。早在2017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就曾诚恳地接受人大代表的建议,将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工作报告》中的“老赖”改为“失信被执行人”。令人不解的是,时至今日,却还有不少人民法院将失信被执行人称为老赖!
使用法言法语是规范化执行的应有之义,人民法院不应当称呼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
推而广之,在依法治国的国家,所有的国家机关都不应当称呼失信被执行人为老赖。
以上文章皆为法帮网小编为您主编,欢迎阅读!
如有任何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
相关阅读:
被列入法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有什么法律后果
一、什么是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俗地称之为“失信者黑名单”,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2013年7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82次会议通过)第一条规定中的被执行人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更多]
失信被执行人的定义
一、什么是失信被执行人 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 (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更多]
失信被执行人行为有什么限制
首先,执行部门可以对其进行信用惩戒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法院公告栏等其他方式予以公布向政府相关部门、金融监管机构、金融机构、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行业协会等通报,供相关单位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在政府采购、招……[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