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导致的伤害各不相同,但作为受害者或者受害者家属共同关心的一点那就是如何赔偿的问题,尤其是因医疗事故导致残疾的情况,其赔偿的程序与标准相对于其他赔偿更为复杂,解决不好很容易引起纠纷。
作为患者想要索赔医疗事故赔偿的伤残赔偿,首先需要做医疗事故过错鉴定,如果经过鉴定属于医疗机构方面的责任,那么可以向其索要赔偿。
赔偿金额应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来确定:根据伤残等级,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自定残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是,6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周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
具体计算公式是:平均生活费×赔偿年限×赔偿系数。
其中,相关项目的标准如下:
1、平均生活费:可以从医疗事故发生地统计部门(如统计局)得到。部分地区的该项统计指标不是以“平均生活费”表示,而是以“人均消费性支出”等概念表示。
2、赔偿年限:最高不超过30年,但是《条例》没有规定如何具体计算赔偿年限,实践中多是按最高年限计算。
计算出相关的赔偿数额,还需要注意与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大小结合,以此来计算最终的赔偿数额。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来划分: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
任何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
相关阅读:
医疗事故应具备的条件
1、发生医疗事故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内的医务人员。 2、医疗事故必须是发生在正常的、合法的医疗服务中,由于医疗过失或者过错,导致的病人身体健康的损害。 3、医疗事故必须是医务人员治疗护理过失造成的病人身体健康的损害。 4、病人的身体健康损害后……[更多]
只有构成医疗事故医院才赔偿吗?
医疗事故鉴定是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医疗纠纷与事故的前提与基础,不是人民法院处理医疗纠纷、确定医院是否承担赔偿及赔偿金额大小的前提与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