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案例:试用期辞退也要经济补偿

2020年04月15日16:23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某员工进入了一家物流公司上班,入职时公司口头说试用期为三个月,试用期后再与其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结果在第二个月末,公司觉得此员工不合适故以试用不合格为由辞退了该员工,并拒发员工工资,员工不服 申诉到劳动仲裁,结果仲裁委裁令公司向员工支付了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及50%额外经济补偿金。

  分析:

  一、 双方之间的关系为事实劳动关系

  该员工并没有与公司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劳动合同关系,而属于事实劳动关系。至于双方口头所约定的三个月试用期,一、没有劳动合同作为试用期的基础依据;二、没有合同期限作为试用期期限的基础。因此,一旦员工否认这一点,该事实仲裁委将无法认定,本案中员工即采取了这种做法,最终仲裁委也没有认定存在试用期。

  二、 试用期辞退也需要有正当理由

  试用期内,员工可以随时辞职,但单位辞退员工却并不能随意,仍然需要有正当的理由,即《劳动法》第二十五条所说的不符合录用条件,这一条件满足时方可辞退员工。本案中,公司仅仅认为员工不适合公司,既擅自作出辞退决定,既便在试用期合法的前提下,这一决定也过于草率,难免发生风险。

  三、 扣发员工工资引出纠纷

  作为试用期的员工被辞退,一般情况下很少有去申请仲裁的,多数员工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是本案中,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公司扣发了员工最后一个月的工资,导致员工心理严重失衡,超出了员工心理忍受的最大极限,方才导致仲裁的发生。

  对员工的建议:

  1、 取得辞退证明,易于保障胜诉

  若员工遇到本案类似事实,一定要努力取得被辞退的相应证据。

  2、 取得收入证明,利益方可最大化

  工资条、工资卡记录、工资单

  对单位的建议:

  1、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保障企业利益的基本前提

  没有劳动合同,将无法认定企业的试用期辞退权利,所以千万别以为签订劳动合同只对员工有利,对企业利益也是一个基本的保障前提。

  2、 选择合适辞退理由,并且证据充分是避免风险的有利保障

  3、 别贪小利而冒大风险

  不要擅自克扣员工几天的工资。多数员工只要企业的做法,大面上能过得去,很少有去仲裁申诉的事情发生,多数员工的申诉是企业有雪上加霜落井下石的做法才导致发生的。

各种法律问题,请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

 

 

img

  相关阅读:

  涉外经济仲裁适用的法律

  1: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或者发生争议后,仲裁机构或法院在审理该项合同纠纷案件时,应以当事人选择的法律为依据。 2: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可以是中国法律,也可以是外国法律,也可以选择适用某项国际公约或国际惯例。 3:对于在中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更多]

  涉外经济仲裁的机构

  1:中国的涉外经济仲裁机构。 中国国际商会(即贸促会)组织设立涉外仲裁委员会,包括: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2:外国的常设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 。 各种法律问题,请拨打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 :4000 110 148……[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权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经济仲裁案例知识排行榜
经济仲裁案例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