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治新闻 > 法治评论 >

解决儿童失管问题无法一劳永逸

2020年06月03日13:27        法帮网      免费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原标题:专访民政部原司长王振耀:解决儿童失管问题无法一劳永逸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个别儿童未能得到及时照应,引发公众对儿童保护问题的关注。今年3月14日,国务院就此发布工作方案,明确“儿童主任”“儿童督导员”作为基层儿童工作者及时发现报告的职责要求。

  今年,恰逢“儿童主任”项目诞生10周年。

  2010年5月启动的这一项目,由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一手牵头组织创立。旨在将政策要求与孩子需求转化为一系列具体行动,保障儿童福利、实现儿童保护,被认为是解决儿童保护的“最后一公里”。

  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王振耀坦言,国内儿童保护即将迎来高速发展但任重道远,“我国甚至尚未制定儿童福利法,这是当务之急。”

 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受访者供图

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受访者供图

  “孩子的问题不能希望一劳永逸”

  新京报:

  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让人痛心的儿童失管事件,你怎么看类似事件出现的原因,日后如何避免?

  王振耀:首先我要说的是,孩子的问题不能希望一劳永逸。从全世界经验看,即便在普遍认为儿童保护体系更加发达的国家,很多问题也是反复出现的。孩子不是教育完一代就结束了,总会有新生代出现,这是个循环过程。当然,我们的目标是避免各类问题发生。

  此次疫情出现的一些个别案例,比如青春期孩子自尊心强到没手机上不了网课,就可能自杀,这是成人思维所不能理解的。湖北黄冈还发生了因家人被隔离,脑瘫儿在家无人照料死亡的事件。监护缺失的情况下,孩子尤其是残疾、自闭症等特殊情况孩子的照料,需要非常专业,这不是一般政府工作人员能完成的。尽管是个别情况,也要引起我们对于儿童群体保护的关注和重视。

  随后,民政部连续出台儿童救助保护相关通知方案,其中,“儿童主任要及时发现报告”被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站在儿童视角关注问题,从专业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可以说,儿童主任的出现,让“孩子的事”终于被提上日程。下一步,终究还是要提高警惕,健全这套儿童社工体系,这才是最重要的。

  新京报:

  儿童主任能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

  王振耀:儿童主任其实是对接政府和社会力量的角色,将政策要求与孩子的需求转化为一系列具体行动,保障儿童福利、实现儿童保护。基层儿童事务非常复杂且细碎,谁来向政府反映儿童情况?谁来向村民普及落实最新政策?都需要儿童主任这样一个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儿童主任不只是念念文件,更需要专业化。刚才提到的疫情期间的两起悲剧,就要有专业儿童社工来解决。再比如,最近进入夏天了,儿童主任想到的,应是周边区域是否存在容易导致儿童溺亡的水域,从儿童视角出发。

  我们看到,儿童主任这一措施得到了地方经验验证,也得到了中央国务院认可,可以说是在学术界推动下一个成功的范例。

  新京报:

  为什么想到建立儿童主任这样一个项目?

  王振耀:2010年春节,我作为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一行赴云南慰问困境儿童。入户时,发现一名困境儿童无法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玩耍,也没能入学。后来了解到这孩子得了疝气,邻居介绍在一家医院手术3次都没能得到较好治疗,手术费花了近3万元。

  随行的州民政局同志问,为什么不去正规医院进行免费治疗?孩子家长回答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当晚我们开会一直到了凌晨,一致达成共识,儿童身边必须有连接政府与百姓的人,把好的政策送到有需求的儿童身边。

  新京报:

  儿童主任最初遇到过什么困难?

  王振耀:可能是高校专业化协调机制建立的问题。儿童主任试点初期,用的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推动方式,由北师大协调五所大学的教授包省包村,社工专业教授分片分配责任承包。地方建立起体系后,然后地方政府部门社会都支持一块儿来做。

  试点布局时候便基于此考虑,一个省选择两个县形成竞争;一个县选十个村,村之间竞争交流;而省与省之间也要竞争,形成一整套交流竞争机制,每年儿童福利周选拔优秀的儿童主任,同时再给予专业培训。

  新京报:

  地方儿童主任的成功经验中,有让你印象深刻的案例吗?

  王振耀:有的。云南省盈江县有一对姐弟,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年幼时妈妈便离家出走。当地儿童主任杜赛芳对他们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仅在上学前帮他们解决了户口问题,还帮助他们申请低保、修缮房屋。现在孩子们的爸爸再婚,他们也有了新妈妈的陪伴。

  疫情期间,孩子们的妈妈去缅甸探望外婆无法及时返回,爷爷生活不能自理,爸爸在福建打工。儿童主任在联系父亲及时回家的同时,连续18天到孩子家做饭照顾,保证孩子们的身心安全。

云南瑞丽儿童主任组织的村居亲子运动会。受访者供图

*云南瑞丽儿童主任组织的村居亲子运动会。受访者供图**

  儿童主任职业化亟待推进 孩子受伤害应一小时抵达

  新京报:

  儿童主任既要承担行政任务,又要具备专业知识,还需要拥有组织资源对接能力。对于基层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人来说,是不是太难了?

  王振耀:这就需要体系化的专业培训。儿童主任项目由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牵头,组织五所高校相关专业学者对口承担儿童主任进行指导培训。

  我们的目的是推动儿童主任职业化,这其中最困难的就是知识体系构建。在儿童教育专业领域,目前我国只有早教的概念,尚未划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这样的细分程度,但现实已经等不了了。因此,我们需要社会力量。

  儿童主任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创新性的工程。联合国儿基会非常感慨,将我们的儿童主任称为“赤脚社工”,每个社区有专职做儿童工作的社工,这在发达国家也没有先例。在14亿人口的中国,儿童主任打破原有的条条框框,既跟民政系统联系合作,接受其指导,同时按照高校教授指导完成工作要求,联系了近900个村居。

  新京报:

  儿童主任职业化将会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王振耀:职业化体系建设首先要国务院下文,不过我们的这个制度开始是民间倡导,因此先由社会资金给予儿童主任一定补贴。而后政府要形成机制,鼓励社会参与两到三年,随着公众对于这一制度逐渐认同,政府资金筹措完善,社会资金就可以慢慢撤出来。

  有了政府出资,下一步就是加强培训体系、确定职业名称。我们想建立一个专业,叫做“儿童社工”,这样将来的儿童社工师职业化也能进入正轨。

  新京报:

  儿童社工体系如果建成,会是什么样的?

  王振耀:国际上认同的标准是,儿童发生问题或受到伤害,保护力量一小时内可以到达。同时,必须要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大量社工参与,且儿童社工组织足够发达,一定可以落实到每个社区,再结合行政指导等各方面的力量。我想这种情况下孩子们能受到很好的保护。

  我国急需一部儿童福利法

  新京报:

  你认为,我国儿童保护发展大致分几个阶段?

  王振耀:改革开放后我国很快有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全社会动员起来,通过公安、司法等各个部门一起保护未成年人,这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步。

  随着经济发展,第二个阶段我认为是从2010年开始,给孤儿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孤儿津贴”,政府开始在儿童福利、儿童保护方面具体投钱,是一个重要标志。

  第三阶段,2016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文件,这个文件下发之后,整个在国务院工作中工作体制中,不仅是原来有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接着就开始出现政策协调机制,明确要求民政部同几十个部委一同参加。

  到2019年,民政部成立儿童福利司,专门负责拟订儿童福利、孤弃儿童保障、儿童收养、儿童救助保护政策、标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困境儿童保障制度。

  新京报:

  我国儿童保护方面有什么亟待落实的工作?

  王振耀:近年来儿童遭家暴、性侵等恶性事件不断出现,其中多方反映,儿童受侵害后仍然在寻求保护途径上受限。

  与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目前急需一部儿童福利法,这也是我一直在呼吁的。日本1947年就有了儿童福利法,不能说全面照搬,但我建议在民政部2019年成立儿童福利司后,尽快制定儿童福利法,保护孩子们未来生育、保育、幼儿教育等问题,加强这套体系建设。通过法律将各方面资源融合起来,我认为是当务之急。

  新京报:

  是否可以判断儿童主任体系迎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未来的方向又是什么?

  王振耀:未来一定是高速发展的,这次疫情之后,我从政府听到反馈称,幸亏有儿童主任体系。我相信大家在儿童主任体系建设中也形成了一种共识。

  从目前曝光的各类事件,我们看到城市儿童保护也不容忽视。在城市政府拿出资金投入相对容易些,我们想先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尝试,看能不能从发达地区摸索一些经验。这样可能带动农村形成城乡互动一套体制。

  未来,我们可能会创造出中国特色的专业化儿童社工指导体系,有政府、社会、教育界等形成专业化知识体系。可能落实到社区,形成一种中国特色的儿童保护治理体系。

  新京报:

  这些年从事儿童保护工作,你总结出了什么经验?

  王振耀:我自己的经验是,儿童保护体系性、机制性的建设非常重要。这些年来的经历证明,如果一个社区没有专业工作者,恐怕儿童的福利和保护政策就很难落实。其次,儿童的成长确实需要更有特色,不能仅是学校和家长教育,需要儿童之家、幼儿园等特色逐渐扩大,这就牵扯到我国软实力发展。此外,我们的福利政策落实需要有一定的体制机制和专业化改革,把政府政策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下一步最重要的是解放思想,就是更加专业化,知识体系是个大问题。儿童主任的试验说明,如今的知识要转型,尤其是社会学方向一些领域要更多与实践结合,解决一线突出问题。在中国,我认为有这样的环境和条件,应该加快这方面的工作。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也可以直接咨询 北京资深律师:尹利兵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法帮网微信公众号

 

img

  相关阅读:

  儿童高空抛物致死伤 谁赔偿

  儿童高空抛物致死伤时有发生:谁赔偿,物业是否有责 原标题:法治课 | 儿童高空抛物致死伤时有发生:谁赔偿,物业是否有责 河南三门峡 一小区 6 岁男童从 25 楼抛下瓷砖,5 岁男童被砸伤后去世。 5 月 30 日,报道的这起高空抛物事件引起舆论关注,目前警方……[更多]

  5批次儿童安全座椅不合格

  原标题:5批次儿童安全座椅不合格,标识缺失成主要问题 新京报讯(记者 张洁)六一即将到来,儿童产品质量问题也备受关注。5月28日, 上海市 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息称,其对1号店、网易考拉、苏宁易购、唯品会、淘宝商城、京东商城6家网络平台销售的60批次……[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新闻首页头条推荐: 这种软色情广告,缠上他们了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推荐律师
新闻排行榜
立法律界评论时讯
视频推荐
视觉焦点
每日推荐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