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逃逸后第二天自首怎么处理,还会认定为自首吗?
从法律意义上来说,自首有两个构成要件:“自动投案” 和 “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投案是构成自首的基本条件,但如果投案后不如实供述,也不构成自首。从时间上来说,投案在前,自首在后。那么,酒驾逃逸后第二天自首怎么处理,还会认定为自首吗?
网友咨询:酒驾肇事逃逸,第二天自首怎么处罚?
根据《刑法》规定,交通肇事罪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肇事后逃逸的法定刑是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两者的刑罚幅度是完全不同的。交通肇事逃逸后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应认定为自首,但应依法以较重法定刑为基准,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对其是否从宽处罚以及从宽处罚的幅度。
由于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向公安机关报告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肇事人的法定义务,而肇事人没有履行义务,因此虽然可以认定为自首,但在决定对其是否从宽、从宽幅度时要适当从严把握,对于肇事人同时具有酒后驾车、无证驾车等从重情节,在决定是否从宽处罚时更要从严把握。
杨凤国律师解析:
自动投案的认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审查:一是时间;二是方式和动机。
自动投案的时间既可以是犯罪事实发觉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实被察觉之后。关键在于犯罪分子须自动投案。犯罪分子自动投案说明其有认罪悔改,愿意接受惩处,从司法实践中看,将自首时间限制的太窄,不利于分化瓦解犯罪,争取犯罪分子走自首的道路。
\1. 自首投案的方式和动机。
2、犯罪分子必须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是自首的本质特征。犯罪分子供述的必须是自己实施并由自己承担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
《解释》中 “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 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指的是构成交通肇事罪的情形,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前提条件。如果行为人的行为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情节轻微,或负次要责任、同等责任、无人员伤亡、无重大财产损失等,则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这种情况下,行为人若主观上认为后果严重,自己已构成犯罪,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不应认定为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因为刑法仅处罚那些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对于客观上未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或威胁的行为,不宜以刑法的方法定罪处罚。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咨询保定高碑店交通事故律师:杨凤国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法律信息
相关阅读:
广东肇庆酒驾逃逸案当事人被捕 3名涉案公职人员被立案审查
关于广宁县梁某勇交通肇事案,肇庆市纪委监委、市委政法委、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深入调查,现就相关情况通报如下: 梁某勇饮酒后驾驶车辆肇事逃逸并指使他人作伪证,涉嫌妨害作证罪已被逮捕。 鉴于该案先后两份伤情鉴定意见存在较大差异……[更多]
交警队长之子酒驾逃逸案续
在联合调查组成立三个月之后,备受关注的广东交警队长儿子肇事逃逸致重伤不起诉事件今日有了官方结论。 8月18日上午,广东省肇庆市联合调查组通报,肇事者梁某勇因指使他人作伪证,涉嫌妨害作证罪被逮捕,但其撞人逃逸因被害人第三次伤情鉴定为轻伤一级,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