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律知识 > 交通事故 >

肇事逃逸后还能再取得驾照吗,肇事逃逸会怎么处罚?

2020年11月04日15:08        李哲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肇事逃逸后还能再取得驾照吗,肇事逃逸会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是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其导致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受害人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发生伤残或者死亡的的事情并不少。那么,肇事逃逸后还能再取得驾照吗,肇事逃逸会怎么处罚?

网友咨询:本人驾车发生车祸后没立即保护现场反而架车逃逸,最后我也及时的配合被撞人的医疗,想知道,肇事逃逸后还能再取得驾照吗,肇事逃逸会怎么处罚?

img

上海私人律师任志江解答:

肇事逃逸后不能再取得驾照。

肇事逃逸的处罚:

(一) 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 200 元以上 2000 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二) 刑事处罚:

1、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 3 年以上 7 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 “交通肇事后逃逸”,《解释》第 3 条规定,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 2 条第 1 款规定和第 2 款第(1) 至(5)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 101 条,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任志江律师解析:

对 “交通肇事后逃逸” 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 “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 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所谓 “其他特别恶劣情节”,《解释》第 4 条规定: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 “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

(1) 死亡二人以上或者重伤五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

(2) 死亡六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

(3) 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六十万元以上的。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心理活动。虽然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但仅就逃逸行为而言,具有直接的行为故意。因此只有行为人对肇事行为明知,同时又有逃逸的直接犯意,才构成交通肇事后逃逸。

(二)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三)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 “逃离事故现场” 。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虽然没有逃离现场(有的是不可能逃跑),但是在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逃跑,虽然无论从主观方面还是客观方面都是符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构成的,也应当受到法律的严惩。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咨询上海私人律师:任志江律师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法律信息

img

  相关阅读:

  交通肇事逃逸包庇罪怎么判,事故责任划分是逃逸方负全责吗?

  交通肇事逃逸包庇罪怎么判,事故责任划分是逃逸方负全责吗? 包庇罪,从法理上而言,无可厚非,但从情理上看,将亲人、朋友之间的包庇、隐匿与一般人之间的包庇、隐匿混为一谈,似乎有些过于绝对,法律是不是应该针对包庇罪做一些修改,将亲人之间的包庇行为……[更多]

  上班肇事逃逸公司需要负责吗,公司负什么责任?

  上班肇事逃逸公司需要负责吗,公司负什么责任?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性质十分恶劣、情节非常严重的违法行为,为此当事人要承担对自己不利的严重后果。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自己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事故责任,故意逃离事故现场,……[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机动车逆向行驶发生的交通事故谁担责,逆行出事故怎么划分责任?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交通事故知识排行榜
交通事故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