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假释的情形有哪些,怎么规定的?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那么不得假释的情形有哪些,怎么规定的?
网友咨询:
不得假释的情形有哪些,怎么规定的?
不得假释的情形如下:
1、对累犯不得假释;
2、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
3、对于被判处 10 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 10 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
《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高玉琼律师解析:
在假释考验期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前还有其他罪行没有判决的,首先,应当撤销假释,然后对先发现的罪行作出判决,接下来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进行数罪并罚,决定最后执行的刑法,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犯新罪,首先要撤销假释,然后对新犯的罪作出处罚,接下来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数罪并罚,决定最后执行的刑罚。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咨询黑龙江佳木斯专业律师:高玉琼律师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法律信息
相关阅读:
被限制减刑的人能否假释?
被限制减刑的人能否假释? 我国的法律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大家都知道,触犯了法律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罚,一些触犯刑法的犯罪分子会被判处死刑或者死缓,对于一些犯罪情节极其严重的,法院还会同时判处限制减刑,很多人对于限制减刑犯罪不……[更多]
中央政法委:推动减刑假释案件全流程网上流传、全程留痕
如何加强对执法司法的制约和监督?8月26日召开的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视频会上,对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系统提出要求,要完善政法各系统内部制约监督机制,包括建立健全改判、发回重审、指令再审案件的信息通报、跟踪督办、异议反馈制度;落实公……[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