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如何规定的?
法院在司法审判中,虚假诉讼时有发生,对我国的司法生态进行着破坏,浪费了宝贵的司法资源,也造成了无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受损。那么虚假诉讼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如何规定的?
网友咨询:
虚假诉讼立案标准是怎样的,如何规定的?
虚假诉讼立案标准:是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高玉琼律师解析:
在通常情况下,行为人进行虚假诉讼是以 “捏造事实”、伪造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来欺骗司法机关。除此之外,虚假诉讼罪还有可能以“隐瞒真相” 的方式进行。在民事诉讼中,一方当事人隐瞒事实欺骗法院提起虚假诉讼进而谋取不正当利益。
所谓捏造事实,指行为人虚构、臆造根本不存在,与真实情况相悖的事实情况,既可以是完全捏造,毫无真实成分,也可以是存有部分真实成分,部分捏造。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无中生有” 型,即行为人虚构债权债务关系,伪造证据,如借条、还款协议等, 并以此作为依据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害人履行 “债务”;
2、“死灰复燃” 型,即行为人以被害人已经履行完毕但没有索回或销毁的债务文书为凭据,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害人再次履行;
3、“借题发挥” 型,即行为人伪造有关证据,使债权的标的扩大,或篡改借据上的借款金额、伤残鉴定书的伤残等级结论等。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咨询黑龙江佳木斯专业律师:高玉琼律师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法律信息
相关阅读:
法院对虚假诉讼案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作出处罚
中国法院网讯 (张梦颖林碧娜) 为使房屋顺利过户,深圳一女子居然跟业主签订虚假借款协议,虚构借款131万元,向法院提起诉讼,骗取法院出具民事调解书。近日,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人民法院对这一严重妨害民事诉讼行为进行处罚,对虚假诉讼中的原告及其诉讼代理……[更多]
用已注销的公司起诉是否构成虚假诉讼罪?
律师点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已经注销的公司提起诉讼的,会不会构成虚假诉讼要依据起诉的事实是否不捏造的而定,如果捏造事实影响司法秩序的,就会构成虚假诉讼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