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防骗局 昆明警方曝光十大套路
违法犯罪的“小心思”逃不过警方的法眼,为帮助群众有效“避坑”,昆明警方剖析了10类“双11”诈骗手段,为群众支招。
预购诈骗套路:许多商家为了给“双11”造势预热,会提前“预售”商品,以更大的优惠吸引消费者。骗子就利用了这个机会,以“预售”为诱饵发送木马链接,骗取消费者的定金。
虚假红包诈骗套路:各大电商平台会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不法分子会借机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台,派发虚假“双11”红包,诱骗大家点击,套取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二维码诈骗套路:利用“扫一扫”实施诈骗也是骗子们的常用手段。骗子冒充卖家,向买家提供一个二维码。其中,有的是直接通过二维码付款,骗取受害人付款;有的是一个木马病毒的下载地址,下载后会悄无声息地盗取买家的个人信息。
虚假客服诈骗套路:在“双11”的抢购高峰时段,因为操作人数多,难免会出现网页打开慢、网银交易迟缓的情况,不法分子会趁机以支付系统出现问题为由,骗买家登录某“钓鱼网站”,利用激活订单或者退款等理由,骗取消费者打款。
朋友圈诈骗套路:朋友圈里的“微商”也会趁着“双11”搞活动,但由于缺少第三方监管平台,不法分子会在朋友圈发布虚假的低价购物信息,骗取消费者汇款购买。
“钓鱼网站”诈骗套路:“双11”期间,冒充电商官方网站、在线支付平台等的“钓鱼网站”活动频繁。消费者忙于浏览各类商品页面时,往往容易忽略链接的安全性,误入不法分子发来的虚假网站。
贷款诈骗套路:有些人由于钱不够用,会想到在贷款平台借点钱来购物。骗子会在网上、微信朋友圈等各种途径发布虚假的贷款广告,以缴纳手续费、保证金、会员费等方式来骗钱。
退款诈骗套路:“双11”过后,不法分子常以“退款”或“退货”为由假扮客服,要求消费者点击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盗取持卡人的银行卡密码及动态验证码。
中奖诈骗套路:“双11”后,很多人会收到一些商家的中奖信息,而这些信息发来的网站链接地址,很可能会让手机或电脑感染上木马病毒。
快递诈骗套路:不法分子会从非法渠道获得客户信息、假快递单等,随后冒充快递员提前联系消费者,把假货送到消费者手中,称“货到付款”以骗取钱财。
据统计,今年以来,昆明公安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1363起,同比上升186.95%,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16人,同比上升161.63%,打击了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在各家银行的支持和配合下,成功止付涉案账号8911个,止付金额2.42亿元;成功冻结涉案账号19963个,冻结金额3.75亿元。共封堵、拦截3317个诈骗电话和1308个疑似诈骗网站、网址。成功劝阻诈骗案件53502起,挽回群众财产损失约19.9亿元,有效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咨询云南省昆明市合同纠纷律师推荐:叶明奇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法帮网微信公众号
相关阅读:
老友买保健品遇套路 老人卧底1年写5万字防骗日记
老友买保健品遇套路 老人卧底1年写5万字防骗日记 去年1月,郑大爷得知老友在参加保健品推销讲座,家中还买有各式各样的保健品,而且轻信保健品营销人员的鼓吹,买了数万元。郑大爷十分纳闷: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则,怎么能轻信保健品推销? 保健品推销暗藏着什么……[更多]
“延迟到账”无法撤回,防骗意义何在
延迟到账无法撤回,防骗意义何在 一项创新的举措,不应仅满足于合法或只站在自身立场考虑,而应当是通过技术创新,主动为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固若金汤的防火墙。 经常使用支付宝、微信转账的人可能注意到了,这两大移动支付平台目前都有延迟到账功能,主要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