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怎么规定的?

2020年11月16日15:21        李哲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怎么规定的?

客观上,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事故发生后,肇事人对自己所负义务的不作为。按照刑法理论,不履行作为义务的不作为行为,表现为什么都没有做和逃避应该做的两种形式。交通肇事后逃逸属于后者,是一种积极的不作为。那么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怎么规定的?

网友咨询: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怎么规定的?

img

广西防城港刑事辩护律师朱恩平解答:

首先,行为人主观上有逃避法律追究的心理。是指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责任,在知道或应当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前提下不履行法定义务,肇事者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并离开现场的行为是有认知能力的。“为逃避法律责任” 是主观故意,“不履行法定义务” 是外在表现,在判定行为人是否有逃避法律责任的主观故意时,可结合其后续行为来综合判断。

其次,行为人客观上有离开现场的行为。从时间上看,逃逸的时间应与肇事行为有紧密联系,宜界定为事故发生时到行为人接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这段时间,从地点上看,事故现场不仅包括交通事故发生现场,还包括事故发生后,处理事故等后续行为发生的场所,如将伤者带往抢救的医院、等候事故处理的场所。

朱恩平律师普法: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 (一) 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朱恩平律师补充:

交通肇事后逃逸只能理解为交通肇事罪的一个量刑升格情节,它仅仅是对肇事人逃逸后所带来的社会后果的消极评价,不能扩大其作用范围,甚至上升为确定罪行成立的法定依据。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咨询广西防城港刑事辩护律师:朱恩平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法律信息

img

  相关阅读:

  发生交通事故对方肇事逃逸怎么办,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发生交通事故对方肇事逃逸怎么办,逃逸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提醒广大司机朋友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要立即停车、抢救伤员、保护现……[更多]

  行为未构成犯罪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理。

  肇事者违章肇事如果只是致被害人轻微伤、轻伤或者只是造成了牲畜(如猪、牛、羊等)死亡的后果,财产损失数额不大。此时如果肇事者逃逸行为本身未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肇事者不构成犯罪,对肇事者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99条的规定,……[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土地抵押后,地上附着物还可以抵押吗?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刑事辩护知识排行榜
刑事辩护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