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用假的购房合同向别人借款,属不属于诈骗?

2020年12月03日15:57        李哲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用假的购房合同向别人借款,属不属于诈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那么,用假的购房合同向别人借款,属不属于诈骗?

网友咨询:我一朋友利用假合同准备骗别人一百万,但被发现了,算不算诈骗,法律会怎么判?

img

云南昆明刑事辩护律师张志良解答:

属于合同诈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合同诈骗罪常见的表现形式为: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虚假的票据或产权证明作担保;不具备相当的履行能力却诱使对方签合同;收受对方财物后逃逸及其他诈骗行为。实践当中要注意区别普通的民事借贷中债务人没有还款能力与合同诈骗罪的区别,最主要的是在订立合同时行为人是否有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

张志良律师解析:

本罪的诈骗行为表现为下列五种形式:

(1)以虚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的名义签订合同的。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这里所称的票据,主要指能作为担保凭证的金融票据,即汇票、本票和支票等。所谓其他产权证明,包括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以及能证明动产、不动产的各种有效证明文件。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这里所说的其他方法,是指在签订、履行经济合同过程中使用的上述四种方法以外,以经济合同为手段、以骗取合同约定的由对方当事人交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定金以及其他担保财物为目的的一切手段。

行为人只要实施上述一种诈骗行为,便可构成本罪。刑法第二百三十一条 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二十一条至第二百三十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法接责任人员,依照本节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合同诈骗的立案标准:

《刑法》第22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如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咨询云南昆明刑事辩护律师:张志良律师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法律信息

img

  相关阅读:

  侵占财物后卖出构成诈骗吗,如何定罪处罚?

  侵占财物后卖出构成诈骗吗,如何定罪处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那么,侵占财物后卖出构成诈骗吗,如何定罪处罚? 网友咨询: 公司散伙,剩下一个钢架结构房,准备直接卖出,法人与另……[更多]

  诈骗犯逃跑中间人有还款义务吗,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诈骗犯逃跑中间人有还款义务吗,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但是,诈骗犯逃到中间人有还款义务吗,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网友咨询: 诈骗犯没有抓到我是中间人有还款义务吗……[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适用质押担保时应注意哪些?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刑事辩护知识排行榜
刑事辩护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提示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