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治新闻 > 法治评论 >

茅台镇里的“炒酒客”

2021年02月25日10:50        法帮网      免费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2月21日,农历牛年正月初十,茅台集团春节后正式开工第一天。这一天正值茅台酒“二轮次酒”生产首日,清晨5点多,天色未亮,29岁的酿酒师张启从家里出发,前往茅台酒厂的生产车间,开启他新一年的酿酒工作。

自18岁通过考试进入茅台酒厂,成为一名制酒工后,张启已经在茅台酒厂摸爬滚打了11年。茅台酒整个生产周期为一年,端午踩曲,重阳投料,酿造期间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除去“女工踩曲”外,这11年来,张启参与了茅台酒酿造的每一个环节。

在茅台镇这个中国酱酒圣地、“中国第一酒镇”,像张启这样的从事白酒行业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茅台镇年轻人对职业的选择,几乎都与酱香型白酒相关。他们或和张启一样在茅台酒厂上班,每天和“黄金液体”打交道;或在当地私营酒厂成为酿酒师、销售等;还有的年轻人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继承家业,运营家族酒厂;也有的年轻人合伙开起了酒厂,投身这场酱香酒热潮中。除此之外,茅台镇还有一群特殊的年轻人群体,他们消息灵通,专门炒茅台酒,往往能够提前了解到茅台酒的销售政策,常年活跃于当地多个平价(1499元)茅台酒销售点。

这群“酱香型年轻人”的命运与未来,似乎也与这座面积不到190平方公里的黔北小镇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地处赤水河畔,茅台镇拥有上千家酒厂、2千家卖酒公司、数千个酱香型品牌。在过去的2020年,茅台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92亿元,完成一般公共财政收入20.01亿元,完成工业产值890.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8亿元(含社会投资),位列中国百强镇第71名、西部百强镇第1名。

(赤水河畔的酒厂)

茅台镇乃至贵州省亮眼的GDP背后,是数万名从事白酒行业的人员的支撑。根据茅台镇官方公布的数据,在总人口超过10万人的茅台镇里,非公酒类企业工人近3万人;此外,茅台酒厂员工已超3万人,且以仁怀市当地人居多。

在这其中,年轻人已经逐渐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想在茅台酒厂工作到退休

张启是土生土长的茅台镇人,从小耳濡目染,对酿酒深感兴趣。2010年,刚刚高中毕业的张启看到了茅台酒厂招聘制酒工的信息,于是报名参加了入职考试,

进入茅台酒厂工作是当地人最好的职业选择之一。彼时,茅台酒厂的招聘门槛不高,只需高中学历即可参加入职考试,具有体能优势的张启顺利通过,成为茅台酒厂生产车间的一名制酒工。

进入酒厂之后,张启跟着资深酿酒师学习茅台酒酿造工艺:制曲、下沙和造沙(沙指高粱)、馏(蒸煮)酒,而馏酒阶段共有7个轮次,每个轮次均需要经过摊晾、加曲、堆积、入窖和馏酒操作。

茅台酒酿造工艺有着“三高”特点,即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这也决定了一线酿酒师需要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此外,每年冬天下沙生产的时间较早,因此员工们都需要在凌晨4点甚至更早赶到酒厂。

刚进入酒厂时的张启无法适应这样的工作环境和上班节奏。“这就是苦力活,非常辛苦,手和脚都磨出厚厚的茧。”他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道。他也曾经想过离职,但只有高中学历的他自认为找不到比茅台酒厂更好的工作,只能咬牙坚持。

张启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10年茅台酒厂一线酿酒师每月工资并不高,只有一千多元,每年年终奖2万多元,但这在当地已经属于工资较高的岗位。

为了进一步提高酿酒水平,2012年,张启申请脱产到茅台学院进修,两年的学费在2万元左右。在茅台学院,张启系统地学习了茅台酒技艺以及品酒,并考取了相应的酿酒师资格证。

2014年,张启重返一线岗位,他发现,生产车间里的大学生渐渐多了起来。也是从这时开始,张启的内心才慢慢释然,彻底适应并接受了这份工作。

“大学生到茅台酒厂必须要到一线工作,而且能坚持下来的不少。也有大学生中途忍受不了选择离职,他们离职的原因主要是一线工作辛苦,现实与理想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加上那会儿茅台酒厂工资也不算很高。”张启说。

大学生的出现,无形中给了张启坚持下去的动力,他不愿意输给大学生。“大学生离开后,有着更多的职业选择,我就没有,留下来是最好的选择。”张启说。

(赤水河畔的茅台酒厂)

随着时间的推移,茅台酒厂的工资待遇不断提高,工作岗位也逐渐变得炙手可热,成为越来越多外地大学生报考争抢的“香饽饽”。

2017年,茅台酒厂发布招聘300多名制酒工人,要求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结果超过几十万大学生报名,一度挤爆报考系统。此后,茅台酒厂每年招聘几乎都吸引了数万名大学生报考。

报考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在2020年的招聘中,制酒、制曲工的学历要求为“211”或“双一流”高校毕业。

张启发现,2019年之后,茅台酒厂生产车间里的大学生更多了,平均每15人中就有2人是大学生。“茅台酒厂一线制酒工人的年薪普遍在20万元以上,踩曲女工的年薪则普遍多几万元。”张启说。

大学生离职的概率也在逐步走低。“因为离开了不一定能找到比这年薪更高的工作。”张启说。

多位茅台酒厂内部人士和茅台镇当地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茅台酒厂工作岗位可以“传承”,当地员工子女报考茅台酒厂的门槛较低,以前只要高中学历即可,现在则是大专学历,且有一定的加分,只要身体素质较好,一般都能顺利入职。

一位大学毕业后考入茅台酒厂的当地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茅台酒厂当前大规模招聘高材生无可厚非,毕竟企业转型需要这些人才,但目前大多制酒工的要求都是“211”院校毕业,有点大材小用,这些岗位的大学生未来转岗机会很小,大多存在巨大的心理落差,不愿长期留在茅台酒厂生产一线工作,茅台应该根据岗位性质招聘不同的员工,而不是一味招高材生。

在茅台酒厂工作10余年,张启无法估算从自己手中诞生了多少瓶飞天茅台酒。看着飞天茅台酒的市场价格逐步涨到3000元,他和时代周报记者感叹道,“这是一份每天与‘黄金液体’打交道的工作,但实际上这也是一份苦力活,我未来绝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到酒厂工作。”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考虑从茅台辞职,离开了之后又能去哪呢?除非是更好的平台和出路,但目前看不到。”多位在茅台酒厂工作的当地年轻人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们不排除会在茅台酒厂工作到退休。

消息灵通的“炒酒客”

茅台镇的年轻人里,活跃着一群专门炒茅台酒的“黄牛党”。今年27岁的杨奔便是其中之一,他更喜欢把自己称为“炒酒客”,对于在当地有稳定工作的他来说,炒酒只是他的一项副业。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飞天茅台酒供不应求,零售价格逐步飙升,导致出厂价与终端价之间的差价高达上千元,形成巨大差价空间。黄牛党炒茅台酒成为当下的普遍现象,消息灵通的茅台镇年轻人是当中一个独特的存在。

贵州茅台在仁怀市的茅台酒直销点分别为茅台机场、茅台国际大酒店、茅台中国酒文化城和位于中枢镇的茅台自营店,这几个地方成为了当地炒酒客的主要炒酒阵地。

杨奔从2017年开始炒酒,如今已经是炒酒客中的一个小头目。“我们在茅台酒厂内部有熟人,这几个地方什么时候出平价茅台酒,我们都能提前知道,提前做好准备,然后再雇佣当地没有固定工作的年轻人去买和收。”杨奔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炒酒在当地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模式。杨奔曾组织过外地游客免费乘坐飞机到茅台机场,每人在茅台机场可购买2瓶平价飞天茅台;之后再安排这些游客入住茅台国际大酒店,2人住一间房,可以再买2瓶;接着再去茅台中国酒文化城,每人又可购买1瓶。

杨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这是炒酒的一种模式,游客相当于免费坐飞机来茅台镇旅游,并入住五星级酒店,还能分到几百块钱,买到的茅台酒则交给他们。按照目前的购买政策,一趟下来,以2个外地游客为例,可以买到8瓶平价茅台酒,但由于茅台机场要求购买全价票才能买酒,加上茅台国际大酒店房价已经炒到1200元/晚以上,除去各种成本,平均每瓶能赚300元。

“这样的模式实际上赚得不多,这300元中还要分一半给负责一线组织带领游客的人。”杨奔说,组织一次这样的买酒行动很麻烦,在茅台机场购买政策改为全价票才有买酒资格后,利润比之前减少很多,2018年底茅台机场推出购酒活动,成都往返茅台一次便可买一件整箱茅台酒(6瓶),加上提前抢了特价票,组织一个游客往返一趟,就能赚到1000元。

“那时镇上黄牛倾巢而出,有的一个月赚了200万元,还有不少资金雄厚的本地老板组织了一批又一批游客坐飞机往返,买了一批整箱茅台酒囤到现在,目前整箱茅台酒每瓶的价格已经超过3000元,囤到现在赚更多了。”杨奔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由于购买政策的调整,杨奔现在更倾向于找人直接在茅台机场收买游客的酒,一般每瓶加价600元左右,然后再加价200—300元倒卖给酒商。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新闻首页头条推荐: 河南一教师被冒名顶替岗位22年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推荐律师
新闻排行榜
立法律界评论时讯
视频推荐
视觉焦点
每日推荐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