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苏州近98%的调解案件化解在基层
苏州市聚焦实现“矛盾不上交”目标,把调解力量下沉到基层,把解纷阵地建多建强,把协议履行渠道打通,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切实把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上半年,全市人民调解组织共受理调处纠纷98359件,其中镇(街道)、村(社区)以及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化解96118件,占总数的97.84%。
一是“入网联动”推进纠纷源头治理。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的《关于人民调解融入全市社会综合治理网格化联动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动全市人民调解员融入综治网格,人民调解员网格覆盖率100%,调解员和网格员同频共振,不断推进“网格兜底、多元整合、非诉先行、诉调融合”的源头治理和分层解纷,明确对婚姻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房屋宅基地纠纷、物业纠纷、损害赔偿纠纷五类纠纷在网格先期调处,确保简易纠纷不出网格、一般纠纷不出村(社区)。今年上半年,全市村(社区)调解员排查受理纠纷15439件,较去年同期增加35%。
二是“裂变孵化”扩充基层解纷阵地。深入推进优秀调解员、调解专家以及各领域优秀人才成立139个个人调解工作室,其中以“全国模范调解员”“全国调解能手”领军的个人调解工作室36家,以退役军人调解员命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39个,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64个。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个人调解工作室成立27家社会类调解组织,承接政府购买调解服务。太仓市城厢镇老娘舅志愿服务社已经形成调解专家、骨干、信息员为一体的调解服务团队,现有人员58人;吴中区老周调解事务所已有专职调解员18人,承接吴中区8个镇(街道)的调解服务。
三是“畅通渠道”推动协议依法履行。姑苏区司法局、公安分局及人民法院联合制定《关于强化对公调对接工作司法确认保障,深化诉非对接多元解纷的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的融合,构建“三调联动+司法确认”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吴江E网通”小程序与APP实现同步网上办公,“法调对接”实行法官在线调解,调解协议司法确认高效便民。高新区枫桥街道创新推出调解中心实行“专业社团组织入驻+律师律所提供专业力量+法院法官挂钩驻点”,能有效推动调解协议司法确认依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