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497名律师诉前调解大显身手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东升 王春
在浙江省齐心协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热潮中,跃动着杭州1497名在册调解律师的辛劳身影。
他们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诉源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他们继承传统,接轨国际,依托数字赋能,以数字化调解新方式高效便捷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他们忠于职守,居中调解,按照市场规律,为当事人提供多元化全方位优质法律服务。
杭州市律师协会会长沈田丰近日向《法治日报》记者介绍说,2016年,杭州律协率全国之先成立了律师专业调解组织。5年来,顺应数字化改革、诉源治理新形势,不断提高律师调解专业化、数字化、市场化水平,1497名在册调解律师成功调解矛盾纠纷1.3万件,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重要贡献。
专业化调解和事有方
“撤诉了!”
7月22日,杭州律师王芳竹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听到这个消息,比打赢官司还高兴。
王芳竹是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律师,设在武林巷6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的律师调解工作室,是她除法庭之外的另一个“战场”。她的最新战果就是主持调解上述这起因保险合同引发的申诉案,经她条分缕析、耐心劝说,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案件不再进入再审程序。
沈田丰1985年从原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后,当了30多年律师,深谙以法律智慧调和利益分歧之道。他对《法治日报》记者说:“律师懂法律懂人情、经验丰富,居中调解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重和谐三大优势。诉讼案件如能以调解结案,既可免诉讼之累,也可免执行之难。”
一起货款合同纠纷案涉及多重法律关系,双方代理律师剑拔弩张、互不相让。沈田丰以调解律师身份介入此案后,极力斡旋,以第三方居中立场提供了一个兼顾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不到20天案件便以调解方式结案。
沈田丰感慨地说,如果此案走诉讼程序,双方至少得花6个月诉讼时间与一大笔诉讼费,可能要连打3个官司,后期还涉及一系列执行问题。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诉讼大省,大量矛盾纠纷涌入法院,法院案多人少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近年来,浙江省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倡导“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率全国之先开展诉源治理。
律师参与诉前调解,就是杭州律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参与诉源治理的新探索。
杭州中院副院长郎长华介绍说,杭州法官人均结案数居全省首位,案多人少矛盾尤其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杭州中院与市司法局、市律协一起建立律师参与诉前调解机制和考评激励制度,在市财政支持下落实了经费保障,积极鼓励引导律师参与诉前调解。目前,杭州市已设立60家律师调解工作室和一家“市律谐调解中心”,已有1497名律师被吸纳为在册调解律师,在省高院、市中院和各基层法院参与诉前调解。
2019年,杭州法院收案数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2020年以来,杭州法院收案数继续稳中有降。
郎长华说:“杭州诉源治理取得的成效,律师积极介入诉前调解功不可没。”
数字化调解高效便捷
在杭州中院,律师每调解成功一起案件,政府补贴1000元。
若碰上复杂纠纷,来回奔波几次,这点补贴可能还不够汽车的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