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治新闻 > 立法动态 >

单位组织"性骚扰"当事者公开对质被告侵权

2021年10月14日09:45        法帮网      免费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单位组织"性骚扰"事件当事者公开对质被判侵权

 
法院认为,单位在职工大会上公开处理此事侵犯了员工隐私权,应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本报讯(记者周倩)女员工认为自己遭遇同事性骚扰,向公司反映情况。公司在职工大会上要求两名当事者公开对质,让女员工觉得难以启齿,隐私权被侵犯,遂向法院起诉公司要求赔偿。近日,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对该案经审理做出判决:公司赔偿女员工精神损害抚慰金。
 
公司安排员工王某、赵某共同值夜班。后女员工王某向公司领导汇报,说赵某对其有调戏的语言和行动,并敲其宿舍门窗。王某还曾向单位安全员反映过此事。之后,公司在食堂召开职工大会,称对此事已做调查,但赵某予以否认,遂问王某是否同意对质。王某表示难以启齿,赵某则认为事关其名誉,一定要对质。公司领导于是征求双方意见,由谁先说。赵某让王某先说。于是王某陈述了其认为发生的事。后赵某问王某“你以前有没有一个人值过夜班”时,王某拿刀自伤。此间,王某情绪激动,边说边哭。其自伤后,公司组织进行了抢救,并将其送到医院治疗。
 
王某诉至法院,认为公司这种公开披露其隐私信息的行为,使其处于秘密状态的私生活情况被泄露和传播,侵犯了其隐私权,且情节后果均十分严重,请求判令公司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法院经审理认为,隐私权是自然人对自己私生活秘密信息进行独立支配的一种人格权。王某向公司领导汇报,仅是让领导掌握情况。公司领导本应谨慎处理,分别做双方思想工作,却在召开职工大会时公开提及此事,侵犯了王某的隐私权。隐私权作为一项人身权,只要权利人没有言明放弃,任何人均无权泄露和公开与此相关的信息和内容。王某有权要求他人在公众场合对直接关系到她的“性骚扰”事件保持沉默。最终法院综合各项因素,判决公司赔偿王某精神损害抚慰金。
 
据介绍,近年来因性骚扰维权导致的侵犯名誉权、隐私权等关联诉讼陆续出现。审理该案的法官李彦宏表示,对于职场性骚扰行为,员工应勇于说“不”的同时,还要提高证据意识,保存聊天记录、录音视频等资料以备后续维权。另一方面,法官建议用人单位完善防治性骚扰发生的内部机制,积极营造防治性骚扰的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应尽量公开透明,改善安全死角,减少封闭性设计与装修;树立正确的企业文化,防止在年会、团建等集体活动中出现低俗化的内容。

  相关阅读:

  女员工起诉厨师长期性骚扰

  吕女士诉称,自杜某2019年6月入职以来,在工作期间对其长期实施摸手、摸胸、摸屁股、搂肩膀等行为进行性骚扰,造成其长期焦虑、精神压力较大、体重下降、睡眠障碍、抑郁综合征等后果。 日前,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公开一起职场性骚扰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二……[更多]

  新民法典关于性骚扰是如何认定的呢

  他的男同事经常给她发一些荤段子,振振有词的说开个玩笑吗何必这么认真!对于这样的行为该如何处置呢?现在性骚扰已经正式写进民法典里面。怎么认定性骚扰呢?会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违背了他人的意愿表现方式不单纯是肢体语言了 包括图片文字等相关让人感……[更多]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新闻首页头条推荐: 走在大山里的“公交”邮件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推荐律师
新闻排行榜
立法律界评论时讯
视频推荐
视觉焦点
每日推荐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