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侵犯放映权的行为有哪些

2021年10月27日14:11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侵犯放映权的行为有哪些

 
 
侵犯放映权是采取公开再现的方式,即对象是不特定的多数,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
 
放映并没有明确是否是有偿行为,无论有偿还是无偿,擅自放映作品都会触及放映权。
 
侵犯放映权如何认定
 
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司法实践中,放映权引发的案件最常见的是MTV著作权人起诉卡拉OK经营者侵犯放映权纠纷,也有电影作品著作权人起诉电影院经营者侵犯放映权纠纷。
 
放映权保护的对象是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类作品,也包括可以放映的其他作品。基于播放设备的技术特性,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电影类作品通常可以成为放映权的保护对象。但是,这并不是穷尽列举,还包括适宜播放的其他作品,比如诗歌、歌词等。
 
放映权的保护对象不包括制品,录音、录像制品不产生放映权。作品和制品的区分是我国著作权法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根据《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电影作品和电影类作品,是指摄制在一定介质上,由一系列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画面组成,并且借助适当装置放映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的作品;录音制品,是指任何对表演的声音和其他声音的录制品;录像制品,是指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外的任何有伴音或者无伴音的连续相关形象、图像的录制品。录音制品与录像制品比较容易区别,主要在于有无图像、画面内容,凡只有声音内容的为录音制品,既有声音内容,也有图像、画面内容的为录像制品。录像制品与电影类作品的区别在于是否达到独创性的标准。
 
电影类作品是导演根据编剧创作的分镜头剧本挑选并指导演员、灯光师、音响师、摄像师、道具师等精心协作、密切配合而产生的综合艺术,电影类作品具有较高的独创性。而录像制品是对现场表演进行技术性机械录制的产物,录像制品的制作过程需要投资和技术性劳动,但几乎不需要什么创造性的劳动,因而达不到独创性的标准,不能称为作品。电影类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者统一行使,录像制品涉及作者、表演者、录像著作者的权利,各方分别行使自己的权利。不仅电影属于电影类作品,电视剧也属于电影类作品,我们日常生活中称为“录像”的东西可能属于录像制品,也可能属于电影类作品,要看是否达到独创性要求。电影类作品的著作权人可以享有《著作权法》第10条规定的全部权利,而录像制品制作者只享有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信息网络传播权。

如您还有相关的法律问题,可拨打免费法律咨询热线:4000 110 148或联系法帮网律师进行咨询。

 

img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侵权如何判定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知识产权知识排行榜
知识产权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