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事动态 >

他在朋友圈骗钱后承诺去自首

2022年02月28日11:53        苏米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近年来,朋友圈卖货悄然兴起,成为当下销售新途径的同时,“麻烦”也随之而来。近日,山东省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办理了一起诈骗案,被告人通过微信朋友圈虚假销售电脑显卡等产品,非法牟利达51万元,最终获刑10年。

  辞职创业却负债,他动起歪脑筋

  2017年8月,从事销售工作的王某自觉羽翼丰满,毅然辞职,成立了网络科技公司。2018年10月,他又开设了一家文化传媒公司,成为别人眼中“年轻有为”的代表。

  然而好景不长,2019年8月,公司因经营不善相继倒闭,王某欠了一屁股债。

  此前,王某一直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方式售卖电脑耗材。公司破产后,为了缓解债务压力,他动起了歪念——以销售电脑显卡等名义,先后向2名被害人诈骗25万余元。在被害人多次催促发货下,他通过发空单号、虚假货物等方式搪塞,并将骗取的货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为拖延时间,王某还公开发布了一则朋友圈:因订货受骗,导致负债太高,目前已破产。我现在在去云南的路上,用最原始的方法赚点钱。15天后所有人的货款如数奉还,如果做不到,我会主动自首,希望这15天大家不要找我。 发完朋友圈,王某就彻底失联了。

  故技重施,新开账号再诈骗终获刑

  在此期间,王某依然不思悔改,开始故技重施,重新注册了一个新的微信号,冒用他人名义骗取被害人信任,进而实施诈骗。2020年10月,他再次骗得3人25万余元,全部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2020年11月3日,犯罪嫌疑人王某被刑事拘留。经审查,自2019年8月份以来,被告人王某以销售电脑显卡等名义,向5名被害人虚构自己有充足货源,隐瞒其资不抵债的事实,或者冒用他人名义骗取被害人信任,先后骗取支付货款共计50余万元,未实际向被害人发货,并将骗取的货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

  经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最终,被告人王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责令其退赔各被害人全部损失。

  有话说

  网购要选择正规的交易平台,如需通过微信群、朋友圈等购买,在交易前一定要多方查明其资质、大额交易切勿轻易转账,一旦出现经济损失,要及时报案。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权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刑事动态知识排行榜
刑事动态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