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法律知识 > 刑事辩护 > 刑法案例 >

自诉转公诉,同网络诽谤“较真”!

2022年03月01日14:50        苏米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同网络诽谤“较真”

  你不是单打独斗!

  一段9秒钟的偷拍视频、一场子虚乌有的对话、几十张伪造的聊天记录,让仅仅是去楼下取了个快递的谷女士成了“出轨快递员”网络造谣事件的主角。

  2020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谷女士在去小区驿站取快递时被郎某偷拍,之后郎某、何某分别饰演谷女士和快递员两个角色,炮制了暧昧聊天记录并发到微信群。

  不知情的网友陶某将该视频与截图整合后,传到了另一个微信群。对话和视频很快被网友转发,在互联网上发酵。对谷女士来说,噩梦也从此开始,她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了。

  2020年8月7日,谷女士向当地公安机关报了警。8月13日,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称,嫌疑人郎某与何某为博眼球,捏造暧昧微信聊天内容,并将摄录的视频和聊天内容截图发至微信群,造成不良社会影响,依法对郎某、何某诽谤他人行为分别作出行政拘留9日的处罚。

  尽管警方及时辟谣,媒体也作了澄清报道,不实的信息却未停止传播。更让谷女士害怕的是,这个让她无端背负的负面新闻成了她甩不掉的“包袱”。“事情发生后,我被当时所在职的公司劝退了,至今处于失业状态,精神和身体状态也一落千丈。我甚至不知道在这样的‘社会性死亡’中,我是否可以再活过来。”谷女士说道。

  事发后,郎某和何某在网上发布了一个道歉视频,却仅仅表示自己“开了个玩笑”。加害者如此轻描淡写,让谷女士不能接受:“这根本不是想解决问题或者认识到自身错误的态度。”

  2020年10月26日,谷女士选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杭州市余杭区法院以郎某、何某涉嫌诽谤罪提起了刑事自诉。

  证据的收集也在进行中,谷女士出具的微信公众号文章浏览量的公证书和搜集到的群截图显示,统计群聊人数超过了5万人。她的代理律师认为,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诽谤信息实际被浏览点击的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可认为是情节严重,证据已经达到了情节严重的标准。

  等待了一个多月,谷女士收到了“人生至暗时刻”的第一个好消息:2020年12月14日,余杭区法院决定立案,并依法要求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提供协助。

  更让谷女士没想到的是,2020年12月25日,根据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建议,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区分局对郎某、何某涉嫌诽谤犯罪立案侦查。

  检察机关认为,案发以来,相关视频材料不断在网络上传播、发酵,案件情势已经发生了变化,郎某、何某的行为不仅损害了被害人人格权,而且经网络社会这个特定社会领域和区域得以迅速传播,严重扰乱网络社会公共秩序,给广大公众造成不安全感,严重危害社会秩序,依据刑法第246条第2款之规定,应当按公诉程序予以追诉。

  自诉案件转为公诉案件,这样的结果完全在谷女士的意料之外,也让她深深地感受到了司法机关的支持。

  公安机关已结束侦查,目前已经移送杭州市余杭区检察院。“这起案件是司法机关对普通民众在网上受到侮辱诽谤以公诉程序查处的首起案件,是浙江省司法机关维护公民正当权益、落实民法典人格权保护的积极作为,也是浙江省司法机关通过办案让法律的原则规定得到体现,维护网络秩序、维护社会秩序的自觉。”贾宇强调,“新时代,网络社会,诽谤犯罪成本必须加大,公民维权成本必须降低。”

  这一次,司法机关堂堂正正地将“保护”打在了网络公屏上,让权益受到侵害的人们更加勇于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心存侥幸的网络造谣者也休想再逍遥法外!

  喜讯频传,再次出现在镜头前的谷女士露出了久违的微笑。有网友留言:“看到她露出了笑容,我也再次相信了正义。”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权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刑法案例知识排行榜
刑法案例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