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汽车销售部欺骗消费者怎么办

2022年07月27日16:33        法帮网      法律咨询     我要评论

   要求三倍赔偿。

 
  如果汽车厂商或销售商存在故意隐瞒车辆真实情况,如故意隐瞒车辆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隐瞒车辆售前的维修记录以及车辆使用后故意更改里程等,都涉嫌构成欺诈;如果汽车厂商或销售商故意告知虚假情况,比如将粉尘车以次充好,明显虚构电动车续航里程以及其他误导消费者作出错误选择的虚假宣传行为,同样涉嫌构成欺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汽车消费也不例外。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
 
  (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
 
  (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
 
  (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
 
  (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八)作虚假的现场演示和说明的;
 
  (九)利用广播、电视、电影、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
 
  (十)骗取消费者预付款的;
 
  (十一)利用邮购销售骗取价款而不提供或者不按照约定条件提供商品的;
 
  (十二)以虚假的“有奖销售”、“还本销售”等方式销售商品的;
 
  (十三)以其他虚假或者不正当手段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知识首页头条推荐:私募基金的募集方式
网友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用户名:密码: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我要提问:
免费向在线律师咨询:
推荐律师 更多律师>>
按地区找律师
经营者义务知识排行榜
经营者义务推荐知识
在线免费咨询
关于法帮网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导航 | 找律师
| |
北京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不良信息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