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买车时要注意以下问题:(1)广告宣传误导。看广告是消费者了解汽车信息最主要的途径。但消费者买回来汽车一开,却发现和广告上说的不一样。比如车辆的耗油量,厂家宣传说每百公里耗油七八升,而实际耗油量却达到了每百公里十几升。其实广告宣传的耗油量是在国外的实验室里匀速空载条件下的测试结果。(2)责任认定难。汽车出现问题是因为使用不当还是质量问题,由谁来认定?目前中国有一些汽车质量检验鉴定机构,但问题是生产厂家并不承认消费者带来的检验报告。如果消费者与厂家打官司,需要由法庭指定一家检验机构再进行鉴定。(3)隐瞒真实车况。在保修期内,维修站对消费者修车不收分文,出了保修期就是“亲兄弟明算账”。但是有些消费者购买的汽车出厂时“身体”就不完全健康,身藏“隐患”。在保修期内,汽车还算是有“医保”,只要过了保修期,这些“看病钱”就得全部由消费者自己扛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