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红外线反射照相技术
红外线反射照相和普通黑白照相方法大致相同,所不同和应注意的事项有以下几点:
1)照明技术
在室外进行红外反射照相,一般采用日光照明,最好选择薄云或阴天的散射日光照明物体,这时的日光照明没有阴影。照明反差较小,适合红外照相的配光要求。在直射的阳光下进行红外照相,要选择顺光方向照明,避免侧、逆光照明,以减少照明反差。
室内红外照相,一般采用灯光照明,在直接灯光照相时多采用
均匀照明配光,以便使物体各部分受到等强度照射。
2)滤光技术
物体在可见光区和红外光区有不同的反射或吸收能力,即使在近红外区的不同红外波段内,物体也显示出不同的亮度分布。因此,在红外反射照相中,为接收记录不同的红外波段,将得到不同的亮度分布的再现,进而显示出对我们有用的细节。相机镜头前加用各种型号的红外滤色镜,在近红外区内分波段多次拍照,从中来选择效果最佳波段。
3)调焦技术
红外反射照相取景和普通照相完全一样,可在可见光下进行。而调焦和可见光照相不同,这是由于红外线比可见光波长,结焦长于可见光,平均约长可见光所用镜头焦距的1/250。为此,在可见光下对焦后,须按此比例伸长像距,才能成为红外线真正的结焦点。红外反射照相调焦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第一,开大光圈,先用一般红色滤色镜对焦,然后再换上红外滤色镜,缩小到某一级光圈后进行红外拍照,
第二,在可见光下调焦后,再按所用镜头焦距延伸焦距长度的1/250。
第三,试验调焦方法。先将焦距调到可见光的焦点位置上,然后加上红外滤色镜,按再次伸长0.05mm像距进行连续数次试验拍照,冲洗后选择其中调焦正确的为标准。
第四,对于现代生产的小型相机,大都在对光标志附近刻有“R”符号或红色圆点标记,在可见光下调焦清晰后,再将其距离数值从对光标志处移到“R”或红色圆点处,装上红外滤色镜后即可进行红外照相。
4)曝光技术
红外照相的曝光时间主要取决于胶片的感光速度、物体反射红外光的能力和红外照明的强度。红外胶片的感光度是在一定光源和滤色镜条件下的相对感光速度,当光源或滤色镜改变时,胶片的感光速度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值。普通的测光表不能测量物体反射红外光的强度,因此通过测量的方法来确定曝光量也是比较困难的。红外照相的曝光量可以通过系列的曝光试验确定,即根据平时拍照经验,选择一个比较适当的曝光时间,再向外推移曝光时间,只需少数几次拍照,就可以得到一张满意的照片。
5)冲洗技术
黑白红外胶片的冲洗工序和普通黑白胶片的冲洗条件相同,包括显影、定影和干燥。显影配方、温度、时间也可以参考厂家推荐的配方和数据。例如柯达2481高速红外胶片,厂家推荐用加工显影配方,在20℃下显影8min。
关于红外线彩色照相的方法,详见有关照相专业书。
六、交通事故现场照片制作
现场照片制作是整个照相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它要求摄影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同时还应熟悉和了解侦察技术中有关的业务知识和要求。如果这道工序处理不好,同样达不到现场照相的目的和要求。
1.制作现场照片
制作现场照相,它包括筛选底片、复制照片、照片剪裁、编排、粘贴、标志和文字说明等。
1)筛选底片
印制现场照片,应将现场上多摄底片逐个进行筛选,哪些必须要用的,哪些是不需要用的。将选出来的底片做上记号,并根据编排的要求,确定放大尺寸,然后进行复制。
2)复制照片
在印、放照片时,应按预先设计的大小尺寸进行印放。印放时,应选用反差适中的光面纸,切忌使用布纹或皱纹纸。照片色调要求鲜明、层次丰富,在高光部分和低光部分都要把细部的影纹层次表露出来。因此,底片密度要合适,密度过厚和太薄一般都不要使用,必须要保证照片质量。由于事故现场性质不同,可能有的案件的底片或照片需要较长时间的保存,在冲洗底片或照片时,定影、水洗要充分,一定要按规定办事。
3)照片剪裁
照片复制出来后,要根据编排和案情的需要,对照片进行剪裁。照片剪裁是为了突出案情,突出主题的需要,将照片中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去掉,以突出主体形象。照片形象可以在放大照片中进行,也可在照片放出来后用裁刀剪裁。在使用裁刀时,不能用花边裁刀,一律使用平口裁刀,照片不留白边。
4)照片编排
照片编排,应按事故现场勘查的程序和现场照相的内容顺序进行,一般是按现场环境照片、痕迹勘验照片、车辆检验照片、肇事者照片的顺序编排,也可以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需要,按照案卷材料的分类来进行编排,检验鉴定照片,可附在鉴定书后面。总之,在编排中,一定要注意先后顺序,有主有次,步步深入,层层展开,承上启下,紧密结合。把事故发生和发展过程,合乎逻辑地前后呼应,有头有尾,首尾相顾,全面系统地把整个现场情况反映出来。从环境到中心、从重点到细目、从尸体到物体以及个别痕迹物证,反映出他们的位置和相互间的关系。一套编排完整的现场照片,使到过现场的人看了之后,感到确实把现场情况真实反映出来了。让没有去过现场的人看了照片后一目了然,知道事故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了怎样的情况,是什么样的性质,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现场上留下了哪些物证,有些什么样的痕迹,这些痕迹物证在现场上所处的位置,它们彼此之间有何关系,从而对整个事故现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分析、研究现场提供具体的、形象的依据。
2.照片整理归档
照片整理归档工作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照片粘贴
照片编排好了后,将照片粘贴在专用的现场照片册上。
照片册封面纸的幅面尺寸:260mm×185min
照片册封面项目包括:
时间:交通事故发生的年、月、日、时、分。
地点:交通事故发生位置的正式名称。
摄影人:是指执行照相人员的姓名。
摄影时间:照相的年、月、日、时、分。
照片册封面式样:
印制封面字应使用黑色仿宋字。
照片粘贴的要求:
照片粘贴纸应使用不低于200g的铜版纸。
照片粘贴纸采用联页折叠式,首页幅面尺寸为260mm×185mm,联页幅面尺寸为260mm×160mm。一般为2页或4页为一联,需要长时,可裱粘联页,但联页最多不得超过8页。
照片的尺寸规格,标准的单幅照片尺寸为127mm×85mm±5mm,需要接片的,宽不超过85mm,长度根据需要制作。
裱粘照片增加联页的,应加隔防腐透明胶纸。
裱粘照片应当使用防霉、防腐的化学胶水。
2)照片标示和文字说明
现场照片所反映的现场情况应该是真实的、客观而形象的。但是,在现场里有些内容在照片上是不易表达的(如时间、地点、方向、高度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等),应加必要的标示和文字说明。
直线标示:用直线画在照片上,顶端为所标示物,下端伸出照片5mm,由左向右依次编号,再按编号分别加文字或数据注释。
框形标示:在局部照片处圈画框性线,用箭头指向整体照片中的具体位置,框形线位于局部照片边沿2mm。
箭头标示:照片具体部位用箭头标示人、车的行进方向、道路走向或其他需要表明或认定的物体。
符号标示:用各种符号表明照片中的具体物品的位置、另加文字或数据注释。
线条或符号标示使用红色,线条粗不超过1.5mm。
文字说明要准确、简练,客观反映,切忌使用方言土语。使用蓝黑墨水书写,字迹清楚。
相关阅读:
对交通事故现场图有异议能申请行政复议吗
案情:司机小王在与他人车辆发生后,认为交警所绘的图与事实有出入,有可能会导致加重他的责任,起向负责民警提出后,没有得到更改。律师分析:现场图是人员在勘查事故现场时,按照标准图形符号绘制的记录有关情况的示意图。现场图绘制的是否准确,关系到 事……[更多]
何谓交通事故现场
现场,是指发生事故的、伤亡人员和与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等所占有的路段或地点的空间范畴。它的客观存在,是判定事故发生过程的依据,它对分析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进而依法正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关阅读: 交通事故现场保护 《道路法》第70条……[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