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魏振瀛。 中国的民事立法与民法法典化[J]. 中外法学,1995,(3)。
[4]孔祥俊。 民法典: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J]. 法律科学,1998,(3)。
[5]苏力。 基层法院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考察及思考[A]. 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2辑)[C].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6]M. C. Mirow. The Power if Codification on Latin America: Simon Bolivar and the Code Napoleo[J]. Tulan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aw, 2000, (8)。
[7][德]马克斯·韦伯。 韦伯作品集(Ⅱ)[M]. 康乐,等译。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8.
[8][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 法治、现代化和司法[A]. 傅郁林,译。 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2辑)[C].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9]转引自:李猛。 除魔的世界与禁欲者的守护神:韦伯社会理论中的“英国法”问题[A]. 韦伯。 法律与价值[C].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67.
[10]李雨峰。 知识产权法典化论证质评[J]. 现代法学,2005,(6)。
[11][德]罗尔夫·克尼佩尔。 法律与历史[M]. 朱岩,译。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26.
[1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 想象的共同体[M]. 吴睿人,译。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13]张晋藩。 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303-305.
[14]黄晖。 法国知识产权法典(法律部分译者序)[Z].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15.
[15][法]勒内·达维德。 英国法与法国法:一种实质性比较[M]. 潘华仿,等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4-25.
[16]彭丽霞。 法典编纂论:一个比较法的视角[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74.
[17]黄宗智。 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
[18]郑成思。 物权法、知识产权法和中国民法典[OL]. http//www. law-thinker, com.
[19]崔国斌。 知识产权法官造法批判[A]. 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 重庆。 2005.
[20]侯猛。 最高法院司法知识体制再生产[A]. 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1辑)[C].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李雨峰
声明:本论文由法帮网www.fabang.com收藏,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